2011-05-30

我與八又二分之一

今天導生宴,OPEN聊到可以說是第一部壤他很震撼的電影是費里尼的八又二分之一,
我當下內心驚呼,天哪我也是!!



我在2007年10月5號的日記寫著:
今天上午到光點看了想看但一直不敢去看的費里尼影展


為什麼說是想看又不敢去看呢
因為它是個黑白片
而且這次影展的電影年代都很久遠
導演費里尼的名稱我以前從來沒有聽過
但他似乎是個義大利的電影大師
只是離我這一個年代的人有點遙遠
所以讓我一直猶豫不決 不知道到底要不要去看


早上下著雨
讓我更不想出門了
但是要是錯過這一場
我幾乎沒有其他時間可以看
這樣很可惜
所以 最後還是決定去看看
真的覺得 所有的決定都是在一念之間


這實在是一部很炫的電影
當然不是電影特效上的那種炫麗效果
而是主角心中的那種情境跳躍與轉換
陳述著導演跟自己的對話 夢幻與真實交錯
我覺得就費里尼表現的手法來看
我個人真的很佩服他表現方式的巧妙
片中的場景幾乎都是搭景製作 僅有一小部分的實景
我後來知道這件事以後真的很驚訝
說真的
我在看的當時一點也不覺得背景是人工搭出來的


看黑白片真的有一種很不一樣的感覺
那種感覺我也說不上來
那個年代的電影就是有一種神奇的魔力
會讓人目不轉睛的觀察著那個年代的服裝和化妝
雖說只有黑白灰三種色調
但是兩個多小時的電影卻不會讓人覺得畫面看起來很單調
要做到這樣只用單純的黑白配色 我想也很不容易


這是我第一次認識費里尼
我還滿喜歡他那樣天馬行空的拍片手法
古怪
但是卻很趣味
就像費里尼自己說的
"如果拍電影就是那樣子,可以以那種即興發揮的方式拍
如果電影是不斷發生在真實人生與描繪人生之間的一種體驗
那麼拍電影似乎比寫劇本或設計場景更像真實的我"
從這部電影
可以看到費里尼透過片中的角色
以多重人格鏡面的解讀方式
來展現出他對於電影的創作理念與創作過程的困境


我想
我應該還會再去看費里尼的其他電影


::

那是我第一次認識費里尼,就在我大二上的某一個下雨天,
我印象很深刻,對於那天的氣溫與氛圍,
以及在電影院裡看到的那些一幕又一幕超乎想像的畫面,
在那之前,我接觸的電影不外乎是美國好萊塢或是國片,
對於電影,我從來沒有想過可以這樣,
散場之後走出電影院,實在是難掩內心的興奮,立刻去買了費里尼的另一部作品《愛情神話》,
這又是一部令我非常震撼的電影!

雖然說,費里尼不算是我最愛的導演之一,但是他的作品對當時的我的確有不少的啟發和影響。
也因為那次的觀影經驗,讓我開始接觸柏格曼、侯麥、德米與華達、高達、賈克大地、法斯賓達等導演的作品,
自此陷入了迷戀影像迷戀電影的世界,
至今仍然無法自拔。

每一位導演、每一部作品,對每一個當下的我來說,都造成某些程度的影響與感動,
我不敢說那些電影對我來說有多麼不可或缺,但是它們的確組成了某部分的我,無法分割。
就算現在研究所的生活很忙碌,但我一週還是得看個一兩部電影,
看電影對我來說是種調劑,提供我某種看世界的視角以及想像的可能,
我相信每個人都有一些屬於自己去想像、認識世界、認是自己的方式,不會是單一一種方法,一個人可能同時有很多種,但是一定有一種是占多數的,
有的人也許是閱讀、有的人也許是作畫、有的人也許是攝影,
而我,則是透過看電影,
我發現我還是最喜歡那些會動的影像,包括燈光、人細部的表情、細膩的情感與動作,
具有時代意義的服裝、擺設、氛圍,還有那些帶有哲理、趣味、浪漫、有力的話語,伴隨著不同的口音與語調,
全部都濃縮在小小的膠卷裡,一秒二十四格的速度播放著,
我看到了人生的縮影,從中汲取能量,汲取生活的元素與養分,
養成一畦沃土,因為累積堆而疊起一座夢幻森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