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九月底,除了是雨季以外,也是波蘿蜜成熟的季節。 小販忙著從剖開的波羅蜜中抓取果肉。 (Siam Square, Bangkok, Thailand) |
雨繼續不尋常地下著,已經不是第一次聽到別人說「曼谷往年的雨不是這樣下的」了。
連續好幾天,在半夜被雷聲驚醒,閃電的光穿透窗簾,一次比一次間隔短,雨濺得陽台到處都是,連忙把玻璃門關上,心裡直覺得,這實在有點誇張。(註:根據曼谷的氣象局統計,九月份的降雨量已經破了近二十年的紀錄!)
雨總是來得莫名,沒有規律可言,這種時候總是慶幸自己在家,但也有那麼幾次,我在街上親眼見著馬路邊的水在短短的時間內越積越高,街邊的小販垂下一旁的塑膠布繼續做生意,攤子的大傘大概就是他們唯一的避雨之處,雨有時候大到趕時間的路人索性把鞋子脫了提在手上光腳跑,而不趕時間的路人就站在有遮蔽的地方等雨變小。每天的報紙頭條幾乎都是泰國哪裡哪裡淹水還沒退、昨晚的暴雨又讓哪條路嚴重堵塞、哪些路段是每下雨必淹的警戒區域,曼谷市長素坤攀親王每天忙著到處拍胸脯保證今年曼谷一定不會再度淹大水,「事情一定會得解決的,別擔心!(讓我們撐過雨季就好)」
哎,可我才剛看到新聞說,這種猛烈的降雨很可能會持續到十月下旬。去年淹水最嚴重的時候是十月多,換句話說,目前還沒有真正進入危險
期。而這半個多月的降雨,已經在泰國十四個省分造成了將近三萬多人罹患水災相關疾病,這是水災最容易被人所忽略的傷害;至今依舊有十個省分淹水還沒退。有
時候會覺得,泰國太大,大到好像曼谷以外的事情都像是另一個國家的事,但更大的原因是我還無法完全掌握這國家的脈動,我看不懂泰文報紙,只能以
Bangkok
Post的新聞取代;學校的泰文老師、泰國朋友也不會跟我們一直講其他省分水災的消息,光煩惱曼谷市區的積水與塞車就煩死了;日常生活中,除了新聞以外,
沒有任何畫面與跡象讓我得知其他地方的樣貌,曼谷和其他省分就像是兩個世界,人們各自過著各自的生活,為生活奮鬥;用著不同的手機、不同的裝扮、連時間的
說法也不一樣(曼谷有曼谷自己的時間說法),泰國電信公司的3G服務基本上出了大曼谷區以後便收訊不佳,兩三個小時車程以外便很可能沒有網路覆蓋,在曼谷
幾乎人手一機的iphone(這又是另一個令人驚訝的故事,去年到泰國時還是人手一支黑莓機的時代),出了曼谷,一旦你拿出了iphone,大概周圍所有
目光都會聚焦到你身上。
雖然說,這種城鄉差距在每個國家都顯而易見(不過有些差別我會認為是歷史、文化差異而非城鄉差距),但生活在曼谷久了以後,真的得特別提醒自己,不要以為曼谷就是泰國。
::
昨天繳了電話費、收到了房東的水電房租繳費通知,轉眼間在曼谷已經一個月了!
在一個地方生活久了,漸漸地一些事情會成為習慣,可以說更加自適地在這城市裡生活,不會每走到一個路口就停下來看路標確定該往哪裡走,
也不會在馬路前彷徨失措不曉得何時該過馬路;但一旦習慣於什麼以後,看待事物的新鮮眼光似乎相對容易被理所當然的眼光取代,然而,這對我而言是危險的,不
過,還是有一些習慣漸漸成型令人欣喜。
在這裡,我比平常都早起,每天早上六點不到,被鄰居的洗澡聲與出門聲喚醒,接著才是我的鬧鐘聲,賴一下床,大約八點出門,穿過倫批尼公園外一整排飄 散著各式香氣、水氣的攤販,人行道擺滿了桌椅,人們坐在路邊吃著早餐,路邊停滿了買早餐外帶的車,老闆們就是有辦法端著湯湯水水的碗盤在狹窄的空間穿梭, 厲害!我總是會買個甩餅(roti)加上煉乳與砂糖,捲成捲,然後穿過馬路,到一個我每天都會光顧的茶水攤買泰式冰咖啡,順便和老闆娘閒聊。自從老闆娘知 道我在學泰語以後,隔天便很熱心的教我她茶水攤上所有器具的泰語名稱,我也會盡量拿新學到的字詞和她聊天(想當然我們最近最常談的事就是下雨)。到後來, 我覺得我買咖啡反而成為其次,想和老闆娘練習講泰語似乎成了主要目的,雖然每次都趕著上課只能趁她幫我泡咖啡的時間講上兩三句話,但那天老闆娘稱讚我的泰 語有進步還真的滿令人開心:D
泰語課只剩下兩個多禮拜,時間有時候過得讓生活在其中的人來不及反應。最近開始看起了泰劇,因為想多聽泰語而看泰劇,和其他喜歡看泰劇、泰國電影而 學泰語的人恰好相反。老實說,泰劇有時候有些拖戲,所以到後來看得有些不耐煩,而且就像台灣多數的電視劇一樣,有各式各樣不用看就可以知道結果的男女問 題、家庭問題,比如我現在在看的這一部,2010年泰國電視台CH3的電視劇《365 วันแห่งรัก》(中譯:365天的愛),就是在談夫妻之間應該要如何彼此信任、相互體諒、不自私,才不會讓婚姻破裂,所以不時會有第三者出現來挑 播離間,而每一集幾乎都在吵架...第一個學到的新單字就是「騙人(勾吼)」XD。
看到現在,雖然看得還不多,但隱約可以感覺得到,泰國電視劇和台灣電視劇試圖處理的東西不太一樣,我現在還無法說得清楚,也許等我累積了更多以後再來說仔細。
::
最近除了是雨季以外,也是波羅蜜成熟的季節。小販一手戴著棒球手套、一手拿著砍刀殺榴槤的景象已不復見,現在變成了小販戴著塑膠手套從剖開的波羅蜜中抓取果肉,果肉的形狀很特殊,像梳攏的纖維束(什麼描述啊好詭異)。對泰國人而言,這個時序(食序)大概就是吃完榴槤接著吃波羅蜜,這兩種對我來說幾乎是不太碰的水果。然而,據可靠消息指出,泰國的榴槤比起台灣的榴槤好吃一百倍,新鮮而且不會過於軟爛,台灣買到的榴槤因為長時間悶在貨櫃裡漂洋過 海,早就過熟,所以口感都會變得過於軟爛而且氣味過於濃重,泰國的榴槤我雖然沒吃過,但是吃過的人都讚不絕口,假如你本來就喜歡榴槤,那麼來泰國就千萬不 要錯過;假如你本來不喜歡榴槤,那麼來泰國也請再給它一次機會哈哈。不過,這種屬性偏熱的水果還是不要吃太多,每年泰國都必定有人因為吃了太多榴槤而死掉,特別是千萬不要吃榴槤後喝酒,或者喝酒後吃榴槤!切記切記!
在這裡,我比平常都早起,每天早上六點不到,被鄰居的洗澡聲與出門聲喚醒,接著才是我的鬧鐘聲,賴一下床,大約八點出門,穿過倫批尼公園外一整排飄 散著各式香氣、水氣的攤販,人行道擺滿了桌椅,人們坐在路邊吃著早餐,路邊停滿了買早餐外帶的車,老闆們就是有辦法端著湯湯水水的碗盤在狹窄的空間穿梭, 厲害!我總是會買個甩餅(roti)加上煉乳與砂糖,捲成捲,然後穿過馬路,到一個我每天都會光顧的茶水攤買泰式冰咖啡,順便和老闆娘閒聊。自從老闆娘知 道我在學泰語以後,隔天便很熱心的教我她茶水攤上所有器具的泰語名稱,我也會盡量拿新學到的字詞和她聊天(想當然我們最近最常談的事就是下雨)。到後來, 我覺得我買咖啡反而成為其次,想和老闆娘練習講泰語似乎成了主要目的,雖然每次都趕著上課只能趁她幫我泡咖啡的時間講上兩三句話,但那天老闆娘稱讚我的泰 語有進步還真的滿令人開心:D
泰語課只剩下兩個多禮拜,時間有時候過得讓生活在其中的人來不及反應。最近開始看起了泰劇,因為想多聽泰語而看泰劇,和其他喜歡看泰劇、泰國電影而 學泰語的人恰好相反。老實說,泰劇有時候有些拖戲,所以到後來看得有些不耐煩,而且就像台灣多數的電視劇一樣,有各式各樣不用看就可以知道結果的男女問 題、家庭問題,比如我現在在看的這一部,2010年泰國電視台CH3的電視劇《365 วันแห่งรัก》(中譯:365天的愛),就是在談夫妻之間應該要如何彼此信任、相互體諒、不自私,才不會讓婚姻破裂,所以不時會有第三者出現來挑 播離間,而每一集幾乎都在吵架...第一個學到的新單字就是「騙人(勾吼)」XD。
看到現在,雖然看得還不多,但隱約可以感覺得到,泰國電視劇和台灣電視劇試圖處理的東西不太一樣,我現在還無法說得清楚,也許等我累積了更多以後再來說仔細。
::
最近除了是雨季以外,也是波羅蜜成熟的季節。小販一手戴著棒球手套、一手拿著砍刀殺榴槤的景象已不復見,現在變成了小販戴著塑膠手套從剖開的波羅蜜中抓取果肉,果肉的形狀很特殊,像梳攏的纖維束(什麼描述啊好詭異)。對泰國人而言,這個時序(食序)大概就是吃完榴槤接著吃波羅蜜,這兩種對我來說幾乎是不太碰的水果。然而,據可靠消息指出,泰國的榴槤比起台灣的榴槤好吃一百倍,新鮮而且不會過於軟爛,台灣買到的榴槤因為長時間悶在貨櫃裡漂洋過 海,早就過熟,所以口感都會變得過於軟爛而且氣味過於濃重,泰國的榴槤我雖然沒吃過,但是吃過的人都讚不絕口,假如你本來就喜歡榴槤,那麼來泰國就千萬不 要錯過;假如你本來不喜歡榴槤,那麼來泰國也請再給它一次機會哈哈。不過,這種屬性偏熱的水果還是不要吃太多,每年泰國都必定有人因為吃了太多榴槤而死掉,特別是千萬不要吃榴槤後喝酒,或者喝酒後吃榴槤!切記切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